真别在上海乱买房了!
时间:2024-04-03 16:16 点击:
上海买房,买错比买贵更可怕。
然而很多人犯错却不自知,结果就是眼看别人的房子都在涨,自己的却原地踏步。
买错房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,但其中其实有很多共性可以探讨。
明明有机会买到次新房,却转头去买了老破小。
不仅增值保值不行,后续置换都是困难和问题。
客户L先生,找我们咨询之前,原本是想买一套挂户口的老破小学区房,因为手头的资金,刚好够这样操作。
但其实他自己在浦东南码头已经有一套老破小了,用于自住,买了两年没多久。
考虑l先生还没有孩子,我们果断建议他换一种选筹逻辑:
手头的钱不要去买挂户口的老破小学区房,而是去买一套增值保值能力更好一些的次新房,当然在地段上要做一些牺牲。
因为无论是历史表现还是未来预期,不管是单纯的老破小,还是带学区的老破小,增值保值的属性都弱于次新房。
然后等三年后,他手头这套南码头的老破小满五了,再拿出来置换,考虑学区的事情。
如此操作,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,就是考虑到学区政策的不确定性。
客户w先生,来沪打拼多年的新上海人,高学历高收入的鸡娃家庭。
早年在松江大学城买了一套房自住,如今孩子到了入学年龄,计划卖掉这套松江的去换一个挂户口的顶级学区老破小。
找到我们咨询的时候,w先生十分着急,因为小孩在一两年内马上就要入学,而他自己的房子已经挂牌两年还没有卖出去。
因为w先生和妻子两人,自身收入高,家庭现金流很好,在我们的建议下,夫妻两人多用了一些杠杆,在浦东买了一套对口明珠c的次新小三房。
客户m女士,上海土著,复旦毕业的高知家庭。
家里本身已经有两套老破小,一套是在浦东北蔡自住,另一套是在徐汇的挂户口学区房。
找我们咨询之前,手头有600w的闲钱,原本是想投住分离,在徐汇买一套房用于资产配置。
自己住在徐汇的老房子里,因为小孩到了上学的年龄,北蔡的老破小则拿来出租。
众所周知,600w在徐汇买不到什么像样的房子,不是老破小,就是动迁房,所以m女士也比较纠结。
经过我们分析,m女士完全有更好的选择,来优化家庭资产结构。
北蔡的老破小反正已经不住了,可以拿出来卖掉。
然后加上手头的600w,预算瞬间就能提高到900-1000w,这个总价就能在徐汇华泾或者相邻的闵行梅陇,买到一个品质上佳的次新房。
如果实在不想卖房,也可以采取一些信贷手段,来提高总预算,因为m女士的家庭年收入也很高,现金流充裕。
最终m女士选择把北蔡的那套老房子卖掉,然后在我们的帮助下,在离自己徐汇学区房不远的闵行梅陇板块,入手了一套总价900w以上的2016年的品质次新房。
对于这个结果,m女士十分满意,不仅优化了整个家庭的资产结构,家庭居住条件也有了质的提升。
m女士这样的案例很典型很常见,不少上海中产家庭,完全有能力去置换购买更好的产品,更好的房子。
但或是受限于投资理念,或是家庭意见不和,困守老破小和动迁房,白白错失资产升值的历史机遇。
至于为什么不建议买老破小,这个议题我们讨论过很多次。
核心原因是产品落后于时代,不再受主流购买力(年轻人)待见。
老破小没电梯,车位少,隔音差,户型老。
虽然脚下的土地占据了闹市位置,但对于没有地段情节的新上海人和年轻土著而言,往往宁愿牺牲一些地段属性,去追求更好的居住品质。
毕竟,现在郊区也有大商场,也会引进好学校,地铁也不断在建。
这些在一定程度上,都削弱了老房子的市场竞争力,最终表现就是涨幅跑输大盘。
当然,老破小当中也有战斗机,涨幅甚至比次新房还要好,但真的要需要精挑细选,仔细甄别。
尤其800w-1200w预算之间的中产家庭,产业,配套,规划,通勤,学区,一样不能少。
这里建议大家要么紧跟中环,浦东金色中环,三林,御桥;浦西大宁、古美,天山等等。
或者是大虹桥核心区,还有前滩辐射带浦锦街道。